想告訴當年資工系的我幾件事 (一)

最近接到了一個很有趣的任務, 去為南臺科大資工系的學生做個關於iOS App設計的演講, 兩周共六小時的演講。

在準備課程的同時, 腦袋中一直有個問題揮之不去, 就是如果現在的我要跟十年前還是大學生的我演講, 我會想講些什麼?

必須要前情提要一下, 十年前的我, 從台中一中聯考上了成大資工, 說真的, 對於分數分配的科系, 提不起任何的興趣跟熱情去好好的鑽研它, 因為除了聯考的分數外我找不到與這個科系的認同,好裡家在我也是一個隨遇而安的人 (或者說適應力良好 or 室友實力堅強!?), 也就這麼樣的混啊混的念畢業了。

在大學四年我所學的, 可以籠統地說, 就是一個粗略的認知, 對於電腦科學皮毛的認識。 或許對於Dota的英雄的認識跟專研才是專業的XD


第一件想告訴當年的我的事, 能身為軟體工程師, 是一件超屌超幸福的事!

因為在未來十年到二十年, 這些人有機會深刻地改變這個世界。

可以說在這十年當中, 我們親身的體驗到了Google、 Apple、 Facebook等公司透過科技深刻地改變了這個社會的運作, 改變了人際關係的聯結, 甚至是每個人每一天怎麼過著生活。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當中, 這樣的趨勢跟改變還會持續的發生, 從穿戴式裝置、 網路上的購物習慣、 MOD等等中發現, 科技不斷地挑戰生活的習慣, 重複著改變舊有的習慣直到變成新的習慣, 再到新習慣變舊習慣再被改變的迴圈中。

唯一知道的客觀現實是, 身為軟體工程師, 你有機會是改變人們生活的一份子。

知道這個現實之外, 還得在資工這個領域找到讓你身心滿足的點!

才有辦法讓你在這個領域走得更深更遠。

從我自身說起, 在大學時由於對於程式設計本身興趣缺缺, 再者強者我室友太強, 在他的光環下, 我們只需要買買宵夜打打雜這門課就可以輕鬆的高分過關。

在大學時候, 有太多想要體驗想要去做的事情, 交女朋友、 放蕩恣意的浪費時間過生活、 打電動打到睡著、 睡覺睡到自然醒等等。 現在想想, 也就是兩件事, 愛情與自由。

好吧, 跟這兩件事相比, 在那時成為一個超屌的軟體工程師的順位, 應該連屁都稱不上。

第一次在這個領域找到深層的滿足感, 是在美國與一群同學設計一款遊戲並將這款遊戲變成iphone app。 (感謝@NiTe Luo、 Thai等一干同學們)

說來我也是很幸運, 在萌懂的從資工系畢業當並退伍後, 還有勇氣去國外念一門當時腦袋中只剩下“這些迴圈跟演算法究竟有什麼意義?” 的Computer Science。

出國唸書, 其實是一件改變你人生的事情; 而這個改變, 是從你認識新的環境, 新的朋友, 甚至是定義新的自己。 環境的變化, 讓人的腦袋有空間去接受新的刺激, 並適應做出改變。 而同儕間的刺激, 則是會深化這樣的改變, 讓你變好或變壞。 在國內念大學, 在這點本質上跟國外沒有兩樣。

當時由於對於寫程式的沒愛以及對於遊戲的熱愛, 讓我在研一選課的時候大多選擇了遊戲領域的課, 而這年的選課, 深刻地影響了我對於資工的認知以及後來的人生選擇。

研究所選擇念遊戲領域. 讓我深刻且清楚的看見了學用間的落差以及該如何讓你所學可以派得上用場。

想要縮短學用間的落差, 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斷的用!

電腦科學是一門學問, 他將軟體用系統架構的方式, 讓人清楚地了解為何而做以及如何做。 (Why & How) 寫程式是一個技能, 是將設計好的概念與想法具現化成軟體, 屬於實際要做什麼的做法。 (What)

如果要在這個領域變強, 你一定要養成全心投入的態度。 如果想要全心投入在程式中, 最好的方式就是這程式是你設計並真心認同它的價值的。 然後告訴大家你將要設計什麼! 並尋求認同價值的同伴以及合作!

當沒有人比你更在乎這個程式的時候, 你會花上無數的時間, 努力的把它變好。 這過程絕對是一團亂的, 因為在開始設計的時候, 到最後實際會出現什麼產品, 全都是未知。 唯一知道的事, 就是所有的時間投入, 都會影響到這個成品的好壞。

當花費足夠多時間的時候, 不知不覺, 你已經不是菜鳥工程師了。 而你越投入, 所需要的時間越短。

請不要再用寫作業的心態去交你每一次的程式作業, 你學不到東西的!

My skill set is narrow, but very sharp!


探索更多來自 懶泥陳的閱讀書房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